(2025年4月26日 北京讯)在北京医大中西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内,航空总医院王林教授团队今日成功完成一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为76岁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重建脑部”排污系统”。这项由航空总医院与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同参与的多中心研究项目,正以显微外科技术改写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史。


王林教授团队为76岁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展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
此次手术,航空总医院王林教授团队创新采用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运用0.3毫米超显微缝合技术,通过颈部3厘米切口建立淋巴-静脉通道,术后1天即见患者重记子女电话、银行卡密码等突破性改善,MMSE评分提升达45%。

王林教授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沟通
此次联合开展的阿尔茨海默病外科治疗项目,聚焦于颈深部淋巴管/结 – 静脉吻合术(LVA),由北京航天总院与北京医大中医结合医院联合研创,其原理是将大脑中的淋巴回流通路分流,改道至颈深静脉出颅,从而促进脑内导致AD的有毒物质排出,如β – 淀粉样蛋白(Aβ)和异常tau蛋白等,这些有毒蛋白在大脑中堆积会对神经元造成损害,导致其退化或死亡,遏制AD的进一步发展。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现已成为清除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精准利器,使毒素清除效率较传统代谢提升3倍。北京航空总医院最新随访数据显示,术后6个月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29.5分,PET-CT显示颞叶淀粉样蛋白沉积减少37.2%。

二家医院的强强联合,汇聚了各方优势资源,组建了一支顶尖的MDT团队。团队成员涵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淋巴外科、康复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神经内科专家负责患者的早期精准诊断、生物标志物筛查以及药物规范治疗和靶向治疗;神经外科和淋巴外科专家专注于LVA手术技术的优化和围术期管理;康复科专家则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在术后更好地恢复认知和生活能力。通过这种全链条的精准护航,为中重度AD患者提供了规范的药物、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
目前,航天总医院与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开展的这一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众多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一些原本生活不能自理、认知严重障碍的患者,在术后逐渐恢复了部分行动能力和认知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活动,这让患者家属看到了希望。同时,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阿尔茨海默症中心坚持聚焦于阿尔茨海默症术后认知重建,开设全国首个”记忆康复门诊”,积极与国际前沿研究接轨,致力于为全球AD治疗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王伊光表示,此次北京医大中西医结合医院与航天总院协同创新的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标志着我国在阿尔茨海默病外科治疗领域已形成完整技术生态,是中国人在国内外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一项巨大贡献及创新。一方面,它为广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有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我国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创新。

76岁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术后
阿尔茨海默病不再是无法攻克的难题,全民“记忆保卫战”也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这不仅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减少痛苦,更为这类病人后面的万千家庭带来福音